我,搬山道人,绝不倒斗 - 第293章 过河渡江,些许风波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293章 过河渡江,些许风波
    “为了一把剑,真是有够麻烦的———”陈阳將八卦藏龙剑收好,鬆了口气:“自天师府一路到现在,了这许多天的功夫,总算是初步炼製完成了。”
    “这还只是初步完成?”
    苗月儿眨巴著眼睛,先前她已经见识过八卦藏龙剑的威能,对其展现出的锋锐灵性记忆犹新,在听到陈阳还只是初步將其炼製完毕后,好奇地追问道:
    “师兄已经有继续將其精炼的思路了么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陈阳点点头,坦言道:“我这次在龙虎山库房里还得了把神铁製成的宝刀,恰可將其精华继续熔炼入此剑之內,可再增加些威能。”
    陈阳所说的正是那一口刀铭为万人敌的宝刀,如今在鲜血餵养及研磨下,刀身上的锈蚀已尽数褪去,再不復先前几近被蛀空的模样。接下来,陈阳就打算將其作为继续精炼八卦藏龙剑的主材,但这要等到先祭炼段时日,等飞剑之灵稳固后才能继续。
    现今陈阳的身家已然是有些阔绰,看上去是没有驻地的散兵游勇,但其隨身带著的物件,已足够作为小门派的底蕴。
    忙活了这么一通后,时间已近傍晚,灿烂的晚霞在天边勾勒出一抹金红,昏昏大睡的楚王终於醒了过来,亲自来请陈阳赴宴。
    灵泉山附近没有什么好厨子,此番轻车简从,楚王也没將王府的厨子带上,好在野味足够新鲜,酒水尤为鲜美。故唐天宝年间,宰相李奚在此凿地得泉,形成东西两井,东井冒气则晴,西並冒气则雨,不仅可占验天气,用於酿酒也是甘冽无比,晴泉醇美,雨泉幽香,各有其独特之处,属於来这灵泉山务必要品鑑一番的事物。
    换了一身乾净僧袍的广济和尚,此刻正抱著酒罈牛饮,一点没有律宗僧人守戒的样子。
    陈阳虽不饮烈酒,但清甜的糟倒是可以一试,此物又可唤作“醴”,是酿酒之后的残余,煮沸后再打个鸡蛋进去,便是於楚地十分闻名的一道“糟冲蛋”,温辛甘甜,入胃经,有行气、活血、暖胃的功效。
    缓缓地喝完了此物,又隨便吃了些野味,陈阳顺势在宴席上正式向楚王告辞。
    “我与道长相识还没多久,如今便要分离,看来是没有侍奉於道长身侧、聆听妙道的福分。”
    楚王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令牌,拍了拍手掌,便有侍者以托盘將其送到陈阳面前。
    此物为黄铜製作,长四寸、宽三寸、厚不到一指,椭圆形状,上部有荷叶形边,中有便於丝絛悬掛的圆孔,腰牌正面铸四排阳文楷书,共十八个字,其意大体是指全力给予持此印信往来之人以方便。有了这东西,江防便好过许多,更不用担心沿途水军的查探,可光明正大地坐船渡河。
    “道长將这牌子取了去,等到了北边,也不必將其带回,只收在身边即可。”楚王说道:“王府在那边也有些人手、產业,若是道长有什么需要帮助的,只需持此印信前去便是。”
    见陈阳毫不客气地將其收下,楚王这才略安心下来,又道:“此番招待实在不周,地宫之事能解决多赖道长相助,日后若有机会,还请再到武昌来,我必好生招待。”
    广济和尚此刻终於捨得將其酒罈放下,豪爽地用袖子擦了擦嘴,“道长此番渡江北上,不知將往何处去?只是万事还须小心些为妙,先前我也曾说过,齐仙盟可是为道兄的项上人头下了极重的赏格。即便道长修为再高深,恐怕仍会有些亡命之徒前来滋扰生事。”
    齐仙盟本就是自北地兴起,相较於根基不深的南边,广的北方才是其深深扎根之地,来自西安的广济和尚对其了解甚深,不免为此叮嘱一番。
    陈阳笑著点点头,不见有多紧张地道:“有劳大师费心,我记下了。”
    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考虑到陈阳在场,楚王与广济和尚这对酒友兼文友,不再像之前王府那般欢饮通宵,只是略微尽兴后便將菜色撤去,各自回房休息。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考虑到张贴镇邪符需要打开其他几座地宫,因此楚王只得继续滯留在灵泉墓园坐镇,而广济和尚则为其保驾护航,因此两人都无法送陈阳上渡船,只在灵泉山的山脚处一番惜別后,就此各走各路。
    只与苗月儿两人相伴同行,不再有其他的牵扯与累赘,陈阳运起神行法,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便从灵泉山赶到了武昌。得自楚王的铜牌也確实有效,持著此令,陈阳轻易便將託庇於马之中的骤子给牵了出来,將行李大大小小地堆放於其背上,牵著韁绳带其往渡口而去。
    停泊在渡口处的船只並不少,而担任江防之职的守军则牢牢把守在渡口前方,顶盔惯甲,手持犀利火器,一看便是精锐强军的模样,
    他们正严格查验著来往客商的身份,可疑之人大多被就地拿下,之后等待著的,便是投入大狱审讯。即便是陈阳这般打扮的方外之人,也少不得仔细查探度,认真盘问。
    光就军容军纪方面,这些守军已胜过楚王三卫不知多少。
    渡口位於武昌城文昌门以外,建立至今已有数百年,见证了无数风风雨雨,至今仍屹立不倒。作为武昌六渡之一,每天仍有无数的船舶来往。
    楚王安排的舰船就停泊在这渡口附近,是一艘“快船”,由兵部负责修造管理,底长四丈二尺六寸,头长一丈三尺四寸,稍长一丈三尺三寸,全长六丈九尺三寸。有大篷一扇,三十叶,其中头蓬十八叶,周围画彩。这艘快船相较於周围来往的船只,显得尤为高大且派头十足。
    来到船前,早有王府之人迎上前来,见到了陈阳手中腰牌,听闻其来意后,当即回身招呼一眾伙计准备起航。拉桅杆、升绳索,忙得可谓不亦乐乎。
    熟能生巧,何况在这艘楚王名下的快船之上,干活的都是积年的老把式,彼此之间默契十足,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,就已完成了开船前的诸多准备事项,將陈阳与苗月儿迎上了船,妥善地安置好了行李与骡子,面面俱到。
    船老大姓李,本是江防官兵的水军教头,因为头顶处长有个婴儿拳头大小的肉瘤,故而有“双头蛟”的浑名。
    在因伤退伍回乡后,他便被楚王礼请到了府內,专司水上航运之事,此刻正带著陈阳来到了暂住的舱室门口,说:
    “好叫道长知道,如今正是涨潮的时节,江中水流甚急,到时船身可能会有些许顛簸,渡江的速度也会慢上一些,或许需要两三个时辰也说不定。”
    “不妨事,你自去忙你的便是。”陈阳说道:“待得过了江,隨便找一处地方把我放下就可以了。”
    船老大连忙答应了一声,自去忙碌不提。
    因为渡江並不需要费太久时间,所以陈阳与苗月儿乾脆就呆在甲板上,寻了处安静的地方,也藉此见识一下江面上烟波浩渺的风光。
    “古来有云,长江水清,黄河水浊,”
    陈阳看著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,水质却不算如何清澈,隱隱有些浑浊,开口道:“只是如今涨潮,这江水也不见得有多清澈,要不是这快船足够高大坚固,恐怕多少会被水流带偏些方向。”
    “大江大河,果然与秦淮风光大有不同,雄浑壮丽许多。”苗月儿在旁道:“不像秦淮河,便是水里都有股脂粉味。”
    “二位客人所说正是。”
    如今船体已渐渐平稳,事务已没刚开船时那么多,船老大便走了过来,与陈阳等人交谈。
    “这江水不仅表面上看似不平静,下方还不知有多少凶险暗流隱藏,便是积年累月、
    熟谱水性之人,有时也难免翻船。今年的潮水,更是比之前几天要更急一些,曾经两次潮汛要相隔好一段日子,如今却是越发频繁。在这水面上討生活的人,都说这是掌管著江水的龙王在发怒的缘故,所以这几天里,岸上龙王庙的香火倒是比以往好了许多。”
    “看得出来,水中的確不平静。”陈阳眼底金光闪烁,“不过龙王一说有些夸张了,
    此江总长不知几万里,又哪里是一条龙王能管得过来的?可以影响水势的,多半是占据了某段水域的精怪,还远远称不上龙王这么一说。”
    正说著,船身一阵明显的摇晃,令站在甲板上没有扶之物的几人,身影跟著轻轻摇摆。
    似乎是船只的下方撞到了什么物事一样,引得起伏不断,且並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
    陈阳提气运功,脚底隨即仿若生根,体型如山岳般稳当,神色自若。
    “好厉害的顛簸。”苗月儿赶忙抓住身边栏杆,站稳之后询问陈阳道:“师兄,你眼力好,可有看清刚刚是不是撞上了什么?”
    “確实是撞上了东西。”陈阳冷静地答道:“而且是一条个头挺大的龙鱼而且这傢伙是蓄意衝撞而来,目的正是我们脚下这艘船。”
    二人说话的同时,水面上已经生出了道道涟漪,很快又凝聚成了漩涡的形状。
    飞速旋转的涡流散发著强大的吸力,將周边一切事物捕获,快船前行的速度因此而越来越慢,最后几近停滯。
    “拿祭品来!”
    对此,船老大早提前做好了准备。
    他吩咐人为其带来了祭祀“龙王”的供物,其实也就是牛头、羊头与猪头,血淋淋的模样显然是刚刚宰杀没有多久,隨即便准备令人从船上倒入水中,以此安抚水中的“龙王”。
    大江大河之中,常有灵异生灵棲息,因此在跑船之时,熟稔的船老大都会知晓些祭祀之法,以使得风平浪静。
    “何必这么麻烦,用上如此多的供物?”
    陈阳见到船老大这般大的阵仗,哑然失笑道:“有这般閒工夫討好这区区一条大鱼,
    还不如让伙计们好吃好喝一顿。这江水里的大鱼不知凡几,若是每一头露面你都要这般折腾一次,钱再多也是不够使的。我有办法应付这东西,你先別著急。”
    他也算是与各路鱼儿都打过些交道,从彭泽、赣水再到盱水,也见识过了铁头龙王,
    蛟龙、龙以及龙,眼下应付这小小一条龙鱼,也算是驾轻就熟。
    只见陈阳来到甲板边缘,站定之后,提气运功,眼底金芒忽然大亮,两道光芒直直地透入水中,照出在船边兴风作浪的巨大身影,果然体形硕大扁长,躯干覆盖著排列整齐,
    闪耀著金属光泽的鳞片,口唇角有两条触鬚,鳞片呈金红之色的巨大龙鱼,其体型仿佛小船一般,正翘首以盼等待著船上眾人的投餵。
    这鱼与铁头龙王並非一种,只是因为个头够大,同为鱼类中的异种,才可以龙鱼为名因其金色鳞片上有红纹的缘故,故而也叫红背金龙,外表与鲤鱼有些类似。
    “你这孽畜还不退去,真是活腻歪了么?”
    陈阳冷冷地警告著这水中巨兽,双眼目光中蕴含的真阳之意,化为两点炽热的水中火,在这红背金龙的背上烫出了两点通红的烙印,形状正似生有重瞳的一对眼球。骤然吃痛之下,这欺软怕硬的龙鱼赶忙晃动几下尾巴,对莫名遭到的火攻感到匪夷所思,没命地往江水深处钻,失去了其支持后,水面上的巨大漩涡也就此逐渐消散,被其牵引的快船再度恢復了自由,继续朝著江对岸驶去.
    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,陈阳打算回身坐下,眼角余光却看见那红背金龙並不死心,不知何时从后方悄悄跟了过来,看那模样,似乎还打算再撞上一次。对此,陈阳暗道天堂有路你不走,地狱无门自来投,开口道:“师妹,正好我来教你五雷正法的使用,你且听好了。”
    “以肾水领肝木之气,以阴气为主导即是阴五雷。
    以心火领金肺之气,以阳气为主导即是阳五雷。
    五臟再分阴阳,则心肺居於上属阳:其中心属火,主温通,为阳中之阳脏;肺属金,
    主肃降,为阳中之阴脏。肝、脾、肾居於下属阴:其中肝属木,主升发,为阴中之阳;肾属水,主闭藏,为阴中之阴;脾属土,居中焦,为阴中之至阴。
    统摄五气而成,便有召神劾鬼五雷灵符,分別为天雷、地雷、水雷、神雷、社雷。
    其中天地二雷主正天序、生万物。水雷又被称为龙雷,乃主役雷致雨、拯济旱灾,断除蛟龙、毒蛇、恶蜃、精怪,兴风起云,水府事理。
    神雷主杀伐,不正祀典神祗,兴妖作过及山魁五通,佛寺、塔殿、屋室、观宇山川精灵社雷又被称为妖雷,主杀古器精灵,伏原故气,伐坛破庙,不用奏陈,便宜行持。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