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0章 群燕还巢,留侯遗物
取出根绳索穿过青铜釜的两侧耳朵,陈阳顺势將其背在身后,又看了看那处祭台,在失去了作为阵眼的青铜釜后,其上阵势已经无以为继,再也无法继续影响下方暗流。
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如此一来,情况虽不会进一步恶化,但黑龙洞也很难恢復正常。
能將这寒潭之水限制在黑龙洞內,不使其泛滥成灾,已经对得起周边百姓。
算是成功解决了这摊子事,三人本欲离开,才刚走出大门,就听到一连串的密集脚步声自远处响起。
这阵仗听上去动静不小,似乎除却那些玄蛟舰上的外,剩下所有在大殿附近巡弋的铜俑已尽数赶来。
“多半是因为这东西吧?”陈阳紧了紧环绕在肩头的绳索,“这些东西大概是察觉到了阵势失灵—眼下我们既然已经得手,那就没必要继续再在它们身上浪费时间,风紧扯呼。”
说完,便第一个脚底抹油,毫不犹豫的动作令其余二人差点没反应过来,赶紧也跟了上去。
虽然只走了一遍,但陈阳尤其擅长於记路,早已將这大殿內的诸条路线熟记於心,成功赶在铜俑合围之前突了出去,並顺手收拾了拦在路上的几个,將它们的罗盘一齐剔出销带上,回到与暗流相连的蓄水池附近。
每人各將一颗碧海含息丸含在嘴中,纵身跃入池內,潜入冰冷暗流。
眼下是跑路的时候,自然与先前潜行不同,遁走的速度才是关键三人不约而同地驾起遁光,化作长虹从船阵之中穿过,头也不回地於暗流中疾行,只听得身后不断传来“嗖嗖”的声响,千万根箭矢自船阵內射出,自后方跟来,箭身所用的特殊构造令其丝毫不被水流影响,仍有著不错的速度与射程,但相较於遁光,这些箭矢的即便再快也无甚用处,陈阳等人还没前行多久,后方传来的声响就越来越微弱,直到再也听不见。
黑龙洞內,终年不散的冷雾仍在寒潭上空涌动,仿佛一层轻柔的细纱轻轻摇摆,直至这静謐被忽然破水而出的三道遁光打破。
衝出寒潭的陈阳三人落到岸上,各自现出身形,確认了后方没有追兵后便沿著来路返回,重又出现在了北阳山的山腰。
现在正是黄昏时分,日头西沉,如血般的残阳仿佛就在眾人头顶,散发出的光芒將整座山向阳的一面、连带著半边天空都给晕染成浓厚的金色。
在寒潭之水里浸泡了许久,如今终於得以沐浴在夕照之下,身上当即涌出暖意。
稍稍停留了一会,陈阳说道:“趁著天还没黑,咱们赶紧往长安方向去吧,你们意下如何?”
赵岳对此自是无可无不可,反正此番他只需要出力,动脑子拿主意的事情自有他人代劳,於是便將目光看向张玉琪,后者则道:“..要不还是明日再去长安吧,先前因为那黑龙洞的事情,没来得及去子房洞拜祭先祖,如今稍稍有些閒暇,若是就这么过门而不入,多少有些说不过去。到时我爹要是问起,也不好解释。”
“天师也会过问这事么?”陈阳说道:“只是有传言说留侯曾在那两洞內修行,尚且不知是真是假——算了,既然如此,便一起去看看好了。”
虽然同为北阳山的溶洞,但燕子洞、子房洞一个位於山顶,另一个则位於山脚,与山腰的黑龙洞並不在同一个地方,至於其內部是否相连,目前亦尚未可知。只是这北阳山共有大小溶洞数十处,洞內情况错综复杂,如同迷宫。
既然山脚与山顶都曾是传闻中留侯张良修行的洞府,几人便先去了山顶的燕子洞,等到下山时,顺路再去子房洞观览。
世上有许多名为燕子洞的洞窟,虽然不尽相同,但大都位於山上较为险要的位置,唯有飞鸟才可任意来去,北阳山的这个燕子洞同样如此,
这一处洞窟,光是洞口就高约三十丈,顶部悬垂万条钟乳石,状若燕群展翅。每日黄昏,数以千计的岩燕归巢,盘旋如乌云压境,鸣声震谷,当地称之为“燕潮”。
陈阳他们来时,恰好便碰到了群燕还巢,能亲眼见识到了这等奇观,也算是件幸事。
只是躲避头上不时落下的鸟粪时,稍稍显得有些狼狈。
世上的鸟儿其实多数都是直肠子,向来是吃了便拉,根本控制不了便意。而这些岩燕极其聪慧,很爱乾净,从不在巢穴內便溺,但凡有点存货都在路上解决。
这使得北阳山的山顶,时不时就会因为岩燕聚集而成的“黑云”,下一场奇异的“雨”。
好在这“雨”味道不重,而有这上等肥料的浇灌,令山顶上的草木也生长得比其他处更加繁盛这些岩燕的品种,与陈阳曾经见过的略微有些区別,雌雄羽色相似,头顶为暗褐色,头的两边、后颈和颈侧为灰褐色,两翅和尾羽呈黑灰色,尾羽短且微內凹,呈方形,除了中央的一对和最外侧的一对尾羽没有白斑外,其他尾羽的內侧近端部分有一大块白斑。须、喉和上胸为污白,下胸和腹为深棕,看似黑灰一片,其实羽毛的顏色很是分明,卖相上佳。
这些岩燕的巢,便位於燕子洞距离洞口的钟乳石之间,大多是成双成对、合力筑巢,用泥土、
茅草、羽毛堆积成半球形,內中再铺以细软杂草、苔蘚等等。
陈阳等人来到洞前,还没有靠近,已然激起了群燕警觉,嘰嘰喳喳叫唤个不停,几只身强力壮的雄燕已经离巢而出,不怀好意地在他们头顶盘旋。
“嘿——这些傻鸟。”陈阳笑了,“岩燕的燕窝又称洞燕,算是上品,看这架势,它们恐怕是以为我们在打燕窝的主意。眼下正是生养雏鸟的时候,若是没了窝,雏鸟也就难以生存,也难怪它们会这么激动。不过,陈某虽然也掏过不少鸟窝,却从不在这种时候胡搞。”
对於陈阳的说辞,作为其同伴的张玉琪、赵岳等人自然是信的,只是这些岩燕也听不懂人话,
见陌生的三人越来越近,鸣叫声变得越发焦躁不安,隨即便在几人头顶洒下一阵“雨点”。
好在有护身法力將这些“雨点”挡下,见陈阳等人越来越近,那几只雄燕在空中绕了个旋儿,
俯衝下来,借著冲势將尖利鸟喙啄向几人。
“有点意思。”陈阳心道,“这些燕子的智慧不弱,性情还挺生猛。”
也没有躲避,只將胸前朱雀辟邪镜举起,令镜面之內亮起一点神光,衝著群燕只晃了晃,便令其五迷三道地失了准头,与几人擦身而过,
岩燕见奈何不了这几个生人,根本伤不到对方一根汗毛,焦躁之下,急得直打转,哀鸣著在这洞窟之內四处乱撞,无数羽毛隨之坠落。
“这么刚烈?怪不得没人跑来招惹它们见这阵仗不大好控制,陈阳也就不再与其玩闹,將手指伸到口中打了个呼哨,仿若清脆的鸟鸣声,效果立竿见影,骚动不已的燕群总算因此而略微平息。
“这些鸟儿的脾性十分暴躁,当年留侯若真在这,也不知是怎么与其相处的。趁著它们消停了些,我们赶紧进去吧。”
三人入得这燕子洞深处后,才发现两侧岩壁的顏色並不一致,左壁赤若丹霞,右壁青如铜锈,
两种顏色在相互交匯时形成奇观,別有一番意境。赤若丹霞自然是因为这北阳山內有铁矿存在,至於这铜锈般的青色从何处来,便无从知晓,陈阳只猜测是因为孔雀石的缘故。
因为这些岩燕的拼死阻拦,令得洞中深处久无人烟,不知多少年从未有人来访,使得这里头生满了藤蔓、青苔,连带著脚下的道路亦难以行走,每一步踩上去都感到不踏实,直到入洞数百步后,陈阳才借著重瞳法眼之利,寻找到洞中的一处暗洞。
进去一看,发现是间石厅,也不知是天然便有,还是后世凿石而成,这石厅地面有数十个石笋般高高拱起的事物,表面上还刻著秦汉之时的篆文,略微辨认一番,正是『车、马、”等文字,
原来是盘棋局,又像是排兵布阵的兵器推演。
这里的“”指的不是填装火药的火炮,而是投石车。
关於这棋子的起源,其实有很多说法,有说上古三王之时便有雏形,也有说是楚汉相爭之时由兵仙韩信所创,“楚河汉界”便是佐证。
“这莫非就是张子房遗留下来的棋局?”
陈阳在眾石笋之中走了一遍,並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,自然也没找到任何破解之法。
“似乎有些不简单—”
说完,他又对张玉琪开玩笑道:“这都是你老祖宗的家当,你知不知道有什么含义?”
张玉琪倒確实看出了些什么,轻轻皱著眉头,观望了一阵,这才说道:“这个阵型,我似乎在《黄石公素书》里头看过,你试著挪动一下这几个棋子的位置。”
棋子都是实心的,每个至少也有数百斤,压在地上几乎纹丝不动,好在陈阳有些警力,不多时便按照张玉琪所说將棋子一一归位。
只听得“哗啦啦”一阵响,石厅墙壁上缓缓朝外浮现出一个暗格,状似石盒,打开后里面有个外黑漆的匣子,连同几卷书简。
“別说,这里还真藏了些东西。”
陈阳上前先將那漆匣拿起,打开后发现是一颗青铜鎏金印,於印台边缘嵌有玄玉,印钮则为龟钮,形制正与曾经见过的汉列侯印相差仿佛,因保存得当的缘故,外观几近完好,印文以汉篆阴刻“留侯信璽”四字,方正而道劲。
“哦?”陈阳惊讶道:“这似乎是留侯印?从这成色来看,好像还是真货。”
且不说价值几何,单就其承载的意义,就已不可估量。
“这是你老祖宗的东西,就由你拿著吧,记得好生保管,到时带回信州。”
將这留侯印重新放回了漆盒,陈阳將其转交给了张玉琪,隨即又开启了那几个书简,其中一篇,开头正以工整字跡写著:“夫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,五者一体也———“
“这是素书的开篇。”张玉琪听到后便道:“我想,这大概是留侯亲笔誉写的吧—“”
书简中的內容除却《素书》外,还有《太公兵法》,以及研究《辟穀术》的记录,倒是与留侯热衷修行的传言相吻合。
得到了留侯的几件遗物,虽然不是什么珍贵的灵材,却比天材地宝更具意义,从这些东西来看,恐怕留侯確实在这洞內生活了一段时间,並非是出自后人为自己脸上贴金的编造。
接著,又在燕子洞中的其他地方转了转,这次倒没发现什么奇特的所在,只在其中一根呈金玉之色的石钟乳下,找到个面盆大小的积水潭,水质甘冽清甜,內中含有石髓精华,有补气强身之效,留侯当年正是藉此辟穀,並將其称为“钟乳玉髓”。
“天也不早了,我看咱们今晚不如就在这石厅里过夜,想来你老祖宗应该不会怪罪。”
巡视了一遍后,几人重又回到石厅之內,各自饮用了些钟乳玉髓充飢,陈阳说道:“明日早上启程,下山时顺路也去子房洞看上一看,不知道那里又会有什么东西,倒是令人有些期待。”
“如今看来,虽说史书上没有记载,但留侯显然是有些道行的。而他居住在北阳山想来有其原因,应不是什么巧合。”
赵岳在旁道:“先前我们便猜测留侯在此潜修,同时也是为了监视黑龙洞的铜俑,看守祖龙陵的外围,如今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—-他应当对祖龙陵的事有些了解,毕竟早在祖龙生前,他就曾试图行刺过,只是未能成功—“
博浪沙刺秦的故事也算是相当有名,几人都曾听闻过,索性现在没有什么事,便围坐在一起,
就这北阳山上的所见所闻,互相交流著看法,谈到黑龙洞里那些结合了方术与机关术的造物,尤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,也引出了一个问题。
掌握了这等技术的王朝,怎么就只维持了两代?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